側柏喜光、耐干旱瘠薄、耐寒、適應性強。我國有沙區(qū)面積8億畝,屬大陸性干旱荒漠氣候,進行側柏育苗工作,存在著肥力低、日照強烈、空氣干燥、年降雨量小、蒸發(fā)量大等諸多不利因素和困難。一、側柏播種育苗技術1.土壤改良施肥及整地作床。在秋季采用施肥、摻黏土改良土壤的做法,每畝配施黏土25立方米、有機肥4立方米、磷二銨20千克、尿素10千克、硫酸亞鐵14千克,耕作前均勻地施入地表。深翻土壤30厘米。翌年春季深翻土壤,坐南朝北走向的低床育苗,床面寬1米,床間距40厘米,床面土壤細致平整。而后,進行一次灌水,增加土壤墑情。2.大田容器育苗、溫室容器育苗等土壤處理。一是用70%五氯硝基苯與50%的福美坤,1∶1混合配成藥土,以每平方米6-7克撒在苗床上。二是用50%鋅磷顆每平方米30千克殺滅金龜子幼蟲、螻蛄等。3.種子消毒及催芽處理。播種量每畝15千克,種子用高錳酸鉀0.5%浸種2小時,再用清水沖洗數次,每天用10度的溫水早晚各沖澆一次,而后裝入編織袋用濕麻袋蓋口,2天翻動一次,40%種子裂嘴時可播種。4.播種時期。春季4月中旬至5月底,雨季6月1日-7月15日,可大田開溝條播種育苗,地膜覆蓋育苗和塑料容器穴播種育苗,一年四季可在溫室播種育苗。5.播種育苗方法。大田開溝條播種育苗。低床條播,步道高于床面15厘米。開溝深2-3厘米,播幅10厘米,行距20厘米,播幅南北向,每條播幅播種量50克,一年生幼苗量每平方米250株,覆土厚度1-1.5厘米。大田塑料容器、溫室塑料容器穴播種育苗。容器直徑8厘米、高14厘米,在容器袋下端打6-12個直徑0.5厘米的圓孔。在平整消毒好的大田內作床,長20米、寬1.2米、深25厘米,塑料容器穴每穴2-3粒種子。條播開溝后,容器育苗基質離容器口上邊保留0.5厘米時,澆透底水,播種覆土沙后,在床面上覆蓋地膜,四周壓緊壓實,整個地膜上均勻覆蓋1厘米厚的虛土,8天種子出土。而后,傍晚或者早晨揭掉地膜。6.幼苗期的消毒防病。幼苗出土后每隔7-10天,噴霧一次0.2%硫酸亞鐵水溶液,噴霧后用清水洗掉,共噴3-4次。7.澆水。幼苗猝倒病發(fā)病高峰期應減少澆水次數。幼苗生長進入高峰期增加澆水次數,加速生長。9月減少澆水次數,提高幼苗木質化程度。8.松土除草施肥。1年生幼苗生長高峰期,葉面噴施尿素0.2%,每周一次。幼苗整個生長期,勤松土除草,防止雜草與幼苗爭奪水肥。2年生苗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頂芽開始萌動,4-5月中旬,2年生苗木生長旺期,平均每旬生長量2-3厘米,加強水肥管理,松土除草。6月后,高生長停止,地徑生長加快,控制水肥,促進幼苗木質化程度。10月幼苗停止生長后,用0.2%尿素根外追肥,可秋施春用。二、側柏移植管理技術1.1-2年生苗木的越冬保護。11月15日至11月底澆封凍水,提高保存率。3月15日澆解凍水,加速苗木提前生長。未抽生新稍前澆促生水,生長高峰期澆旺長水。2.穴狀反坡整地。整地規(guī)格:長50厘米×寬50厘米×深40厘米,株行距30厘米×30厘米,沙塊打碎,草根揀凈,穴緣修筑堅固,使沙地疏松多孔,改變沙地物理性狀,穴面向內傾斜20°以上,形成反坡,把沙地變?yōu)殛幤隆?.保護苗木。3年生苗可采用大田移植法培育大苗。3年生側柏幼苗,在側柏苗行一側挖比苗木根系深的溝,將苗木刨起,把土抖掉,在清水里濕潤一下,及時裝入塑料袋(塑料袋外邊要套麻袋)以防風吹日曬,進入移植地及時在清水浸泡6-7天以上,時時保持根不離水。根系濕潤,緩苗期短,成活率高。4.大苗的選擇?;哪貐^(qū)移植需要良種壯苗,用3年生大苗壯苗移植,地徑0.5厘米,苗高40厘米以上,顏色正常,含水量高,頂芽飽滿,根系完整,且須根多的幼苗。5.栽植要深栽少露,栽后覆膜,膜上覆沙。栽植時間在春季3月15日-4月15日,秋季10月15日-11月15日。刨坑深度35厘米以上,靠坑外邊的壁要直,栽植時把3年生苗木、第2年生長高度的上端部位與地面齊平,放坑外邊的陰面直壁上,使第3年生苗木高度的起點露于地面,周圍枝葉緊攏在一起。根系須舒展,填土踏實后,穴面覆蓋1厘米的虛土。側柏苗栽植后,植苗穴面覆蓋60厘米×60厘米的農用薄膜,中間橫切一道5厘米長的口子,苗木從中間鉆出,然后用40厘米的沙覆蓋在整個農用薄膜上,四周壓緊壓實,邊緣向內10厘米處覆蓋厚度50厘米,以防風刮。大田側柏大苗移植培育技術使當年移植成活率達99%以上,一次成功,中間不補植,3年后保存率達96%以上。